饮马县,位于北丘山的西南方向,与左右相邻的渴马县、演马县,肩背相望。(注)

    据说,还是高祖皇帝平定天下那会儿呢,有一位开国名将,行军于北丘山南,人马困乏,口渴难耐,见了前方的一个小村落,寥寥几户人家,也是饮水困难。一条流经此地的河源,常常欲旱干涸。此处生民便只得靠天积攒雨水,取水生活用度。

    将军不忍掠夺民资,挥鞭继续南行。多半日,又遇一村落,访问当地樵夫,得以引至一处丰沛滩涂,三千军马,终得水饮,算是解了燃眉之急!

    火头军埋锅造饭,骑将士铡草秣马,待人饱马喂之后,军队继续开拔。

    晚时,前方隐约再现一村落,将军令下,三军原地安营扎寨,休顿。

    于是,吃饱喝足的将士们,在月华的朦胧披沐下生起来篝火,跑马,摔跤,讲段子,铁血军营,自也有温暖人情味的一面。

    大将军对酒当歌,感叹人生几何之余,便兴之所至,给刚刚途经的两个村落,以及前方未到的村落,各自取下了名字。

    没水的头一个,叫渴马庄;有水的第二个,叫饮马庄;眼前的这个嘛,就叫演马庄了。

    时光荏苒,王朝百年基业传承,至当下,生民休养繁衍,经济贸易迅增,原来的山野村落也变成了如今的小县城。

    渴马县、饮马县、演马县,三县归属于北丘郡,同时也是怀北王府的食邑所在。

    饮马县现在的县衙门里,坐的正是头两年刚刚走马上任的青年才彦,县台大人,汪昀清。

    按理说,汪大人的家世吧,虽然算不上‘笏满床’的簪缨贵族,但好歹的也是名门世家。一举高中了之后,怎么招不得走走门子、托托关系,混个京官儿当当。

    可偏偏,家中椿庭两袖清风,秉承书香门第的一身正气,他也就只得听从朝廷的调度,来了这北地。

    北地不及南国的富庶繁华,但也有她自己的广袤豪迈。

    汪知县自上任来的这两年多,政通人和,百姓安居乐业。